牛顿流体的过滤速度与粘度关系?
3 个回答
2018-08-24
有关粘度杯及粘度时间换算方法叙述如下:
流体的剪切速率和剪切应力的关系反映了其流变学性质,根据二者的变化关系可将流体分为牛顿流体 (或理想流体) 和非牛顿流体。在没有屈服力的情况下,牛顿流体的剪切应力和剪切速率是线性变化的,纯液体和低分子物质的溶液均属于此类。在测定温度恒定时,牛顿流体的动力黏度为一恒定值,不随剪切速率的变化而变化,而非牛顿流体的动力黏度值随剪切速率的变化而变化。此时,在某一剪切速率条件下测得的“动力黏度”值又称为”表观黏度”。ASTM D445 标准中规定用“运动粘度”来计算“动力粘度”,即 η=ρ.ν。根据其操作原理,可将试样的流出时间 (秒) 通过特性曲线换成运动粘度值 m2/s。而运动粘度 (ν) 即流体的动力粘度 (η) 与同温度下该流体密度 (ρ)之比,单位为 m2/s。
黏度的测定用黏度计。黏度计有多种类型,常采用平氏毛细管黏度计、乌氏毛细管黏度计和旋转粘度计三种测定方法。毛细管黏度计适用于牛顿流体运动黏度的测定;旋转黏度计适用于牛顿流体或非牛顿流体动力黏度的测定。以平式毛细管粘度计为例,运动粘度 (ν)=Kt,即 η=ρ.10^-6Kt。
注:K 为已知黏度的标准液测得的黏度计常数,mm2/s2;t 为测得的平均流出时间,s。
不过,在检测粘度的诸多仪器中,最经济实用且操作方便的,当推目前涂料界使用最为广泛的流出型粘度杯——流出杯。流量杯法实际上是毛细管黏度计的工业化应用,其设计原理是在毛细管粘度计基础上进行改制及放大,各国型号繁多且互不统一。如美国的福特杯 (Ford Cup)、赛波特 (Say Bolt) 粘度计;德国的 DIN 杯、恩格拉 (Engler) 粘度计;英国的 BS 杯、雷德伍德 (Red-wood) 粘度计,以及蔡恩杯 (Zahn Cup),歇尔杯 (Shell Cup) 等均属此类。我国国家标准是涂-1 杯和涂-4 杯,国际标准化组织推荐的是 ISO 流出杯。
各类流出杯的直接测量结果是流出时间 (T),而流出时间与动力粘度 (η) 存在公式转换关系,不过通常转换公式、条件比较繁复,不易于日常测试。为此,我们可以使用 TQC 的“粘度-流出时间转换尺”进行流出时间与动力粘度的快速转换。
牛顿流体,剪切力与变形速率成线性关系。如果举个简单的例子,比如线性弹簧,你每增加1N的力,弹簧就会发生等量的变形!
你好,你对雷德伍德粘度计有了解吗?知道哪里有这个设备吗?